局发通知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育科研>>课题研究

数学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研究

作者: 来源: 发布时:2016-6-15 8:01:44

数学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研究

 

一、德育

    思想品德教育,简称德育,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之中,并与其它各育相辅相成,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它在中小学教育中居重要地位,甚至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

二、学科教学与德育

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古已有之,真正从理论上提出来始于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他提出教学的教育性概念,实质上就是现在的学科教学中的德育。

杜威曾指出,如果把学科“看作是使儿童认识社会活动的情况的一种工具”,那么,任何一门学科就具有三种不同的价值:知识的价值、训练的价值和文化修养的价值。“知识只有在提出被置于社会生活背景中的材料的明确形象和概念时,才是名符其实的有教育性的。训练只有在它代表把知识反映到个人自己的能力中去、使他将能力服务于社会目的时,才是名符其实的有教育性的。如果文化修养要成为名符其实的有教育性而不是外表光泽或人为的装饰,就要代表知识和训练的生动的联合,它标志着个人的人生观的社会化。”因此,真正有教育意义的学科教学本身就具有道德教育的价值。

朱小蔓教授在谈到学科教学的德育价值时还指出:首先,不同学科学习的内容蕴藏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对学科教学内容和形式中具有道德教育价值的素材的发掘,可以培养和增进师生对其中的人文道德价值的敏感和景仰;可以激发师生教和学的兴趣和情感投入,在培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实现知情统一;可以对学科素材所负载的道德教育价值加深理解和形成认同。其次,学科学习奠定人的知识论及其方法基础。最后,学科学习的过程无时无处不是学习道德的过程,因为这其中既有个体生命能量的投入、积极情绪的感受、自我尊严的确认,又有群体交往中的合作与分享、奖励与惩罚、信守与承诺、纪律约束与意志磨练等。

所以说,在中小学阶段,除了直接通过德育课程来传授一定的道德知识外,把道德内涵的教授和尊重学生的理性能力和自主意识有效的结合起来,即在学科     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德育的一条不可忽视的重要途径。

当然,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既不同于一般的教学方法,也不同于一般的德育,受学科性质与特点的制约。它运用于正常的学科教学之中,是其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三、数学学科教学与德育

1、就数学课程来说,一方面,数学的具体知识和能力要求可通过教材得以体现,是显性的;另一方面,学生学习的兴趣、信心和毅力的培养,科学态度、探索和创新精神以及欣赏数学的美学价值的培养等教学目标不易被具体的数学知识所表示,是隐性的。而这些隐性的教学目标则恰恰会对学生产生长期的影响,甚至影响其终身。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改变德育工作的方法和方式,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现行数学教科书中,蕴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只要努力挖掘,巧妙渗透,就能把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高尚品格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每位数学教师无法回避的问题。

因此,在数学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必要的。

2、数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其客观性,它是精确的,严密的,纯粹的,科学的,因此它是“真”的代表;数学中处处蕴涵着理性精神,堆积着对真理执着追求的态度,且包容万物,它是一种高级趣味的体现,是自身修养和精神的体现,因此它是“善”的,苏格拉底甚至强调,学习数学是“为了灵魂本身去学”;数学文化毫无疑问还是美的,而且它以其精炼、准确、简洁、井然有序、协调统一与神秘、巧妙、奇异并重赢得了古往今来无以数计的人的赞美和垂青。数学思想大师罗素就曾这样毫不掩饰地说过:“一种真实的喜悦的精神,一种精神上的亢奋,一种觉得高于人的意识——这些是至善至美的标准,能够在诗里得到,也能够在数学里得到。”而真、善、美正是德育所追求的境界,

因此,在数学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可行的。

四、数学学科中渗透德育的研究现状及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目前,在数学学科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提法大家已经相当熟悉,针对数学学科中进行德育渗透的研究也很多,但目前关于在数学学科中渗透德育的研究都停留在宏观方面,如其意义、其必要性、其主要方面等,而没说究竟“怎么”在数学学科中进行德育,在数学教学的哪些内容“落实”哪些德育目标,这种理论和实践的脱节根本就没有落实新一轮课改所倡导的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目标。

一方面,尽管教师的备课笔记上都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或类似的德育目标一栏,但往往教师也不是很清楚他的那节课蕴含着哪些德育契机,这使得在数学学科中进行德育只是流于形式;另一方面,由于数学学科的德育价值属于数学学科的隐性价值,所以现在往往出现教师如果在课堂上指明本节课的德育目标就很生硬甚至空洞,如果不指明又感觉不明显甚至感觉不到的尴尬局面。

因此,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解决的就是在“如何在数学学科中落实德育,在什么教学内容怎样进行德育”方面给一线教师一些细致的、可操作的、有指导意义的建议和教学资料。

五、研究成果之《初中数学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大纲及细则》(节选)

         七年级(上) 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

课程内容标准:

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懂得数学的价值,形成用数学的意识。

使学生初步体验到数学是一个充满着观察、实验、归纳、类比和猜测的探索过程。

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定的兴趣,获得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养成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习惯。

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对数学良好的感性认识,初步体验到什么是“做数学”。

 

§1.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德育要点:

1.结合具体例子,体会数学与我们的成长密切相关。

2.通过对小学数学知识的归纳,感受到数学学习促进了我们的成长。

3.经过比较不同的物体学会观察物体间的不同特征,体会几何体间的联系与区别。

4.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点、线、面等图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实现各项德育目标的方法、手段:尝试从不同角度,运用多种方式(观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有效解决问题。通过对数学问题的自主探索,进一步体会数学学习促进了我们成长,发展了我们的思维。在学习中注意两点:①多与现实生活联系,⑵多动手制作实践或画图。

实现各项德育目标所需资料:

1.展示图片并播放录音,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大量物体,认识基本的几何体——宇宙之大(海王星、流星雨),粒子之微(铍原子、氯化钠晶体结构),火箭之速(火箭),化工之巧(陶瓷),地球之变(陨石坑),生物之谜(青蛙),日用之繁(杯子、表),大千世界,天上人间,无处不有数学的贡献,让我们共同走进数学世界,去领略一下数学的风采,体会数学的魅力。

2.公元前3世纪中叶,埃及国王托勒密一世问一位数学家:有没有不学习《几何原本》,即可掌握几何学的捷径。数学家断言回答:“学习数学和学习一切科学一样,是没有什么捷径可走的。学习数学,人人都得独立思考,就像种庄稼一样,不耕耘是不会有收获的。在这一方面,国王和普通老百姓是一样的。”这位数学家就是《几何原本》的作者、古希腊大名鼎鼎的欧几里得。欧几里得(Euclid)是古希腊著名数学家、欧氏几何学的开创者。在欧几里得以前,人们已经积累了许多几何学的知识,然而这些知识当中,存在一个很大的缺点和不足,就是缺乏系统性。大多数是片断、零碎的知识,公理与公理之问、证明与证明之间并没有什么很强的联系性,更不要说对公式和定理进行严格的逻辑论证和说明。因此,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发展,特别是随着农林畜牧业的发展、土地开发和利用的增多,把这些几何学知识加以条理化和系统化,成为一整套可以自圆其说、前后贯通的知识体系,已经是刻不容缓,成为科学进步的大势所趋。欧几里得通过早期对柏拉图数学思想,尤其是几何学理论系统而周详的研究,已敏锐地察觉到了几何学理论的发展趋势。他下定决心,要在有生之年完成这一工作。为了完成这一重任,欧几里得不辞辛苦,长途跋涉,从爱琴海边的雅典古城,来到尼罗河流域的埃及新埠——亚历山大城,为的就是在这座新兴的,但文化蕴藏丰富的异域城市实现自己的初衷。在此地的无数个日日夜夜里,他一边收集以往的数学专著和手稿,向有关学者请教,一边试着著书立说,阐明自己对几何学的理解,哪怕是尚肤浅的理解。经过欧几里得忘我的劳动,终于在公元前300年结出丰硕的果实,这就是几经易稿而最终定形的《几何原本》一书。这是一部传世之作,几何学正是有了它,不仅第一次实现了系统化、条理化,而且又孕育出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欧几里得几何学,简称“欧氏几何学”。后人尊称他为“几何学之父”,以铭记他在数堂中的卓越贡献。

   §1.2展开和折叠

德育要点:

1.体会从古至今数学始终伴随着人类的进步与发展,增进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具体实例体会数学的存在及数学的美,发展应用意识。

实现各项德育目标的方法、手段:充分利用实物模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经历展开与折叠、模型制作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在动手实践制作的过程中初步获得动手制作的乐趣及制作成功后的成就感;在制作实验的过程中感受生活中立体图形的美,并学会与人合作,学会交流自己的思维与方法。

实现各项德育目标所需资料:

1.以播放《变形金刚》视频引课,创设生动、引人入胜的情境,再演示折叠式床上笔记本电脑桌、可折叠收纳箱、折叠式按摩床、折叠雨伞架、折叠自行车、折叠汽车、折叠房屋、商品包装箱和便携纸袋的展开图等,让学生一下子进入本课的主题。

2.数学家克莱因说过:“数学是人类最高超的智力成就,也是人类心灵独特的创作。音乐能激发或抚慰人的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学可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能给予以上的一切。”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几何图形的对称美成了造型艺术、建筑美学的基础。雪花的对称性就是大自然的杰作。晶体(如冰糖)的表面对称极为精巧,并由此内含着深刻的物理性质。在人类赖以生存的建筑群中,小到衣物装饰,大到房屋建筑、路面铺设,几乎处处都有美丽的对称性装饰,古代皇宫中壁画的边饰等无不含有极为壮丽的对称美,以至亡国之君李煜在身受软禁之际,还深情怀恋昔日的“雕阑玉砌仍犹在”。

   §1.3截一个几何体

德育要点:

1.使学生通过观察和分组动手实践,培养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2.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

实现各项德育目标的方法、手段:以学生在“做中学”为主线,分小组切截正方体的萝卜,鼓励学生从切截活动中去验证自己的猜想。一方面,让学生体会几何体在切截过程中的变化,在面和体的转换中丰富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另一方面,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学会于他人合作,学会有计划地实施自己的方案。

实现各项德育目标所需资料:

1.课前多媒体展示画面:(1)如何求拦水大坝的横断面面积?(2)横断面是怎样得到的呢?

2.小结时多媒体演示:医学上发明CT的视频文件。

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当中的应用。

§1.4 从不同方向看

德育要点:

1.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做“数学实验”,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激发对空间与图形学习的好奇心。

2.在与他人的合作过程中,增强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精神,初步形成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3.体会到在生活中我们也应从不同角度,多方面地去看待一件事物,分析一件事情。

实现各项德育目标的方法、手段:学生分组讨论,动手操作,师生、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以及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的合理应用,使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教师通过各种手段,调动学生的探索精神,鼓励学生发表各种不同意见。

实现各项德育目标所需资料:

1、喜欢看刑侦片的同学可能知道,罪犯投入监狱时要从正面,左侧和右侧分别照照片,你知道为什么吗?让学生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屏幕投影庐山彩照)多美的山,多美的诗!哪位同学能说说苏东坡是怎样观察庐山的吗?跨越学科界限,让苏东坡的一首《题西林壁》把同学们带入了一个如诗如画的境界,再从诗歌中提炼出隐含的数学知识。这样,不但增强了学生的人文意识,还使学生体会到了数学中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