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发通知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育科研>>教研动态

关于校本课程研究的一些思考

作者: 来源:科研室 发布时:2015-10-9 9:53:14

为了更好地让适应当前的教育形势,让学生能够更有效地在语文课堂上汲取人文知识并潜移默化地形成自身的某些素养和品质,我们自主开发出一些校本教材。现对其中的一些情况进行反思和总结。

一、先期的考察阶段即理论准备期   

    1、对学生和教师来说.课程是由经验组成的.而且必须是有价值的经验.通过教师和学生共同缜密分析学生的需要和个性而开发、制定出来。很多学校的校本课程往往是突击完成,应景而成,难以体现素质教育的真正意义。所以,我们找到了师与生之间的共性特点,完成了校本教材与学生的契合点的研究。我们的《礼记选读》作为教材出现在学生面前,得到了学生的一致认可。同时,我们又于上学期之初,开发出一部《新语文》,并将系统地在进行教学

2、要把教师从繁重的负担和干扰教育的限制中解放出来。除教师外,拥有这种自由的还必须包括学生及其他有其自主性和限制的机构。《礼记选读》的开发阶段是在直升学年时期,我们有较充分的时间从事这一课程的开发研究工作。而《新语文》可以说历经两年的时间慢慢积累而成。总之,我们得到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对此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有了上述的基础,我们就可以着手进行工作了。

二、课程的开发阶段即开发研究期

1、确定开发类型

根据课程开发主体参与程度的变化.又可把校本课程开发类型分为四种:选用、改编、拓展、新编。(选用是参与程度最低的校本课程开发类型.它只是从众多可能的课程方案、项目中选择须付诸实施的、更为合适的一种。在此.无须分享、交换信念和寻求信息。改编需要综合考虑目的、内容选择、内容组织、学习经验、学习资料等因素.通过增加、删减和重组对已有学校课程进行修改、改编.使之适应变化的学校情境、课堂情境。拓展则是在充分考虑新的有价值的目标、新的知识技能、新的学习需求的基础上.进行的补充性、拓宽性的活动。新编是参与程度最高的校本课程开发类型.意味着进行凸现学校特色的短期或长期的课程创新工作)。

为此,我们确立的课程可以使在改编之上、兼有拓展的阶段。

2、制定目标。

目标包括一般目标与特殊目标。前者指教育的价值或哲学,后者指学生通过实施相应的课程之后,所应具备的具体的知识与能力。《礼记选读》一般目标是让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为适应新时代的文化需求提供文化理论作为依据;特殊目标是适应高中的文言文教学这一环节,通过规定的背诵章节,体现出育才学子的文化功底。而《新语文》则是一本典型的校本阅读教材,它是通过课堂抑或是实施相对规范的教学,抑或是成为新教学法的试验田,总之它将成为国家教材的重要补充部分。

3、确立方案。

教学活动的安排:内容、结构及方法、范围、顺序等相关问题我们又固定的程序;教材:规格、来源、参考资料有自己开发解决;教学环境选择教室;人员安排面向学生(《礼记选读》)或分学段授课(《新语文》);时间安排选择活动课或语文阅读课。

4、理解并实施。

在贯彻中,我们一方面强化新的课程理念和特色意识,另一方面创造条件和氛围,合理利用教育资源,支持校本课程的实施工作。

在实施中,我们确信了研制开发校本教材可以提炼出如下属于理念与特色方面的意义:

一、拓宽了教师对于课程的理解,有利于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

二、教师只有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通过与课程专家的合作、与其它教师的协作、与校长的交流、与学生探究等形式,通过对于自己课程开发活动实践的反思,才能累积起课程开发的能力。

三、在行动研究过程中教师通过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总结经验教训、研究教学过程,从而发现适合于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风格,最终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

四、在备课中,由于面对相对陌生的文本,教师的合作意识有了空前的提高。

5、评价及修订。

校本课程(学校课程)的旨趣在于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个性的生长,而个性的生长本身是一个过程,同时,校本课程旨在学生的参与,强调学习的过程。因此,对于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不能仅仅通过考试的结果来进行,而更应注重过程的评价。

我们首先在集体备课《礼记选读》的过程中,确定每一章节的重点段落,在精讲与细读的过程后,我们要求学生对重点段落实施背诵。同时在周练以及期中考试中,加以考察。在期中考试中,我们的《礼记选读》中名句默写达到6分。同时,我们在每一章节后设立了“本章学习笔记”,由学生写出心得。对于思路明晰、文笔流畅的文章进行展评,相互交流。

而在《新语文》的尝试中,我们更注重迁移能力的培养,将它所谓国家教材的补充。我们找到双方的契合点,在知识技能上形成照应。

三、理论的反思阶段即经验汇总期:

我们校本教材《新语文》的问世,对于育才初中教学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因为它的出现将不只解决课堂发现的问题,更有高与远两个方面的意义。

所谓高,是指它具有课外学习的方式和特点,会使学生从原本的学校教学中自己上升到一个新的认识,即他们能够找到自身的切入点,找到学习发展的机会。这样就等于教师为他们的发展开辟了天地,而他们也得到了一个展现自己的舞台。

这个舞台解决了单一的文本教学中出现的一些弊端,向着有文本欣赏到对信息获得加以转变。我们的目的是要学生达到学会掌握、熟练阅读的能力,不只是对字词句章分解,也有价值欣赏的内容。

同时,这部校本教材也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校本教材尽可能地将知识能力和人文价值有效地组织起来,求得学生共同地提高。

所谓远,就是我们意识到学校是有限的,教育是阶段性的。但终身学习比在校时间长,而终身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就是阅读,这种能力将会为学生的终生奠定基础。

我们的校本教材自主创设的文化基调就是价值追求决定的方式。我们设定的文章很多是反映现今生活的文章,我们的选材不乏大家的作品,当然也有草根、网络写手的佳作。而其中的内容往往能够形成对学校教材的一种延伸,通过拓展视野,给学生提供思考的平台。同时这部书中的选材并没有回避一些现实中苦难。海德格尔说,“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预期是幸福,毋宁事不幸才是好的教师。因为,生存是在深渊里的孤独。”对于处在丰厚物质生活中的读者而言,预先感知、体验即便事想象苦难的存在,也是自我心智的一次历练。我们期待通过这些作品能够让学生将触角加以延伸,真正体会到学会关心的内涵。

在确定了本书的目标后,我们也为本书设定了培养学生的目标。那就是围绕育才提出的培养领袖型素质人才的目标,加以选文和讲解。我们知道,领袖型素质人爱不同于普通的合格公民。我们也知道,国家也提出了要将自身打造成为人力资源强国。而我们的领袖型素质人才就应具备“立志”“意志”“能力”“人格”等品质。我们选文和讲解都将围绕“志存高远”“顽强执着”“拥有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品质”“健全的人格”入手。我们知道,原本的教材对于育才的学子而言不能满足他们的认知需求的,所以我们校本教材就要通过阅读让学生形成一种品质,把能力、习惯、人文精神相统一。